电大 言语交际学 语境的解释功能 语境理论发展概述
2021-09-06 本站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摘 要: 静态语境观把语境视为一种客观存在,且先于交际而存在的、固定不变的常项,交际主体只是被动的参与者。动态语境观将语境看作是一个动态生成的概念,语境会随着交际的发展而不断更新。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语境 静态语境观 动态语境观
1.引言
语境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时期, 他曾多次提出词语的意义依赖于语境的理论电大 言语交际学 语境的解释功能,但遗憾的是他没有提出语境的概念。语境概念是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linowski)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首次提出的。从马林诺夫斯基(Mlinowski)区分的“文化语境”和“情境语境”到弗斯(Firth)的“语言的上下文”和“情境的上下文”,再到韩礼德(Halliday)的“语域理论”、海姆斯(Hymes)的“交际能力”,最后到莱昂斯(Lyons)、莱文逊(Levinson)等人的“语境理论”,这些理论都将语境看作是一种客观存在,是先于交际而存在的,固定不变的常项。我们可以将这些语境理论视为静态语境观。1986年,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中以新的视角对语境进性研究,提出“认知语境”(cognitive context)的概念,即从认知的角度动态地研究语境。1999年,比利时人维索尔伦(Verschuren)出版了《语用学新解》(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一书。书中他从四个角度详尽地阐述了语境顺应的理论,他认为语言和语境处于互为构建的动态过程(谭晓晨,2000)。无论是斯珀泊(Sperber)与威尔逊(Wilson)的认知语境理论,还是维索尔伦(Verschuren)的语境顺应理论都认为语境不是静态存在的,而是一个动态生成的概念。我们可以将此类的语境理论称为动态语境观。本文拟对静态语境观与动态语境观加以系统介绍,并试着阐述动态语境观较静态语境观的进步性。
2.静态语境观
(1)国外的研究
从现代国外语境研究看,波兰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linowski)(1930)通过对南太平洋上的土著居民的语言进行观察后首次提出语境的概念,并得出结论:“如果没有语境,就没有意义。”他把语境分为两类: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和情境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文化语境”指说话人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文化背景;“情境语境”指言语行为发生时的具体情景。弗斯(J.R.Fitth)吸收了马林诺夫斯基(Mlinowski)的情境语境的概念,指出语境有两类:一类是存在于语言内部,即语言因素构成的语境;另一类语境来自语言外部,是由非语言因素构成,即马林诺夫斯基(Mlinowski)的“情境语境”,包括:(1)参与者在语言和非语言话语中挑选出来的有关特征,比如:人物、人物个性、人品等;(2)有关事物;(3)语言活动的影响(胡状麟等,1989)。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Halliday)从弗斯(J.R.Fitth)的“情境语境”中得到启示,提出语域的概念。他的“语域”由“话语的范围”(field)、“话语方式”(mode)、“话语基调”(tenor)三者构成。美国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s)认为语境是话语的形式与内容、背景、参与者、目的、基调、交际工具、类型和相互作用的规范等(王德春,1983)。英国语言学家莱昂斯(Lyons)把语境分为六种知识:角色和地位、场合、正式程度、交际媒介、恰当的主题、恰当的语域。莱文逊(Levinson)的《语用学原理》于1983年出版,在这本书中他指出语言的指示现象最能体现语言与语境的密切关系。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指示意义有依赖性,要确定指示词的意义必须依赖其语境。因此,莱文逊(Levinson)提出了语境相对性的概念,即命题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才能获得具体的意义。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同一个句子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能够表达不同的意义。
(2)国内研究
陈望道(1979)在《修辞学发凡》中,他将语境划分为: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何如。王德春(1989)认为“语境就是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客观因素和使用语言的人的身份、思想、性格、职业、处境、心情等主观因素所构成的使用语言的环境。”何兆熊(2000)从交际者的语言知识和非语言知识角度把语境分为:(1)语言知识:对所使用的语言的掌握;对语言交际上的了解;(2)非语言知识:背景知识,包括百科全书式的知识、特定文化的社会规范、特定文化的会话规范;情景知识包括交际的时间与地点、交际的主题、交际的正式程度、交际参与者的相互关系、相互知识。熊学亮(1996)把语境分为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并把非语言语境分为物理语境和认知语境。王建华(2002)立足于语境同语言的关系,把语境分为“言内语境”、“言伴语境”和“言外语境”三类。
3.静态语境观的缺陷
在语境研究史上,大部分关于语境的研究几乎都属于静态语境研究。之所以把它们统称为静态语境观,是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特征。何兆熊和蒋艳梅(1997)指出,静态语境观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语境要素是先于交际过程而存在的一组个体;二是,语境具有释义和制约两大功能。简单地说,静态语境观认为语境是一种客观存在,它侧重描写语境的释义和制约功能。
随着语境研究的不断深入,静态语境观正逐渐受到质疑和挑战。静态语境观也不断暴露出其缺陷和不足:(1)静态语境观中语境的概念所涉及的范围太广,大到社会、时代、文化,小到具体的话语形式和内容、上下文,几乎无所不包。“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上的一切都可能成为语境。语言是人类本身所特有的交际和思维的工具,那么,人类本身的一切都有可能成为语言的环境。”(西稹光正,1991)按静态语境的观点,语境几乎是一个包罗万象的范畴。如此一来,交际中赖以组织和理解话语的语境难以把握,可操作性差。(2)静态语境观认为语境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常项,是交际双方头脑中的静态的观念。语境具有释义和制约的功能。根据语境的释义功能,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推论:根据语境我们便可以得知意义。但事实上,经常会出现交际双方互不理解的现象。语境的制约功能要求交际者要以语境为基础,努力使自己的言语行为符合交际的语境。然而,在实际的交际中,交际双方并不只是被动的适应语境,而是积极地创造语境来达到表达自己思想的目的。
4.动态语境观
斯珀泊(Sperber)与威尔逊(Wilson)(1986)提出“认知语境”的概念。认知语境是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把语境定义为心理构建体,是听话者对世界的假设。这些假设以概念表征的形式存在于人的大脑中,构成一个认知环境。认知环境是由一系列可以显映的事实或假设的集合构成。在言语交际中,对话语理解起主要作用的是构成听话人认知环境的一系列假设,而不是具体的情景因素,但是认知环境仅为一个人理解话语提供了一个潜在的语境。只有认知环境中交际双方互知互明的部分才能成为表达和理解话语的语境。简言之,认知语境认为交际中的语境事实上是一个心理的构建体(psychological construct),即存在于听话者大脑中的一系列假设,它并不是一个静态凝固的概念,而是动态发展的概念。
维索尔伦(Verschuren)的语境顺应论是一种典型的动态语境观。顺应理论认为语境最重要的特点是产生和构建于交际双方使用语言的过程中(丛日珍电大 言语交际学 语境的解释功能,2004)。语言的使用是一个经常不断的、有意无意的受语言内或语言外因素左右的语言选择的过程(Verschuren ,2000)。因此,语境会随语言使用的变化而变化。语境更会随着交际过程的发展而不断更新,而不是在交际发生前就给定的且固定不变的。在论述语言顺应的过程中,维索尔伦(Verschuren)提出了动态顺应(dynamics of adaptability)概念,强调语言使用中顺应的动态过程,或意义的动态生成。
5.动态语境观较静态语境观的进步性
静态语境观的缺陷之一是语境涉及的范围太广,操作性较差。动态语境观中的语境是一个包容性和侧重点兼顾的概念。斯珀泊(Sperber)与威尔逊(Wilson)从认知心理学的的角度把语境定义为一个心理构建体,认为语境环境中双方共享的那部分才能构成表达和理解话语的语境。维索尔伦(Verschuren)的语境顺应论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包括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但这些内容都须经过交际主体的认知机制进行加工,并以得体的语言加以表述。
静态语境观的另一种缺陷是将语境视为客观存在,且先于交际而存在的、固定不变的常项。在静态语境观中交际者只能被动地适应语境,而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这与现实的交际是不符的。动态语境观将语境看作是一动态生成的变量,而不是固定不变的常项。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交际者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语境的动态特征有目的地构建一个对自己有利的语境来达到交际的目的。静态语境观与动态语境观区别的实质也就是对语境进行共时或历时研究的区别。从静态到动态、从共时到历时,学者们对语境的研究越来越深刻,开始从表面现象的描述转向本质核心的揭示。随着对语境研究的不断深入,将来一定会出现更为合理、进步的语境观。让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Sperber, D.&D.Wilson.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M].Oxford: Basil Blackwell,1996.
[2]Verscheruren,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4]胡壮麟,朱永生.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5]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谭晓晨.语境的动态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6).
[7]王德春,陈晨.现代修辞学[M].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1989.
[8]王德春.修辞学探索[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
[9]王建华.关于语境的构成与分类[J].外国语,1997.
[10]熊学亮.语用学和认知语境[J].外语学刊,1996.

猜你喜欢

苏州电大驾照报名费多少钱 电大中专一年制学费多少钱?报名费用贵吗?


电大毕业生登记表自我鉴定范文6 65533 电大毕业生登记表的自我鉴定范文


山东电大章丘学院 山东大学官方确认在章丘新建主校区 济南现有校区基本保留


电大 言语交际学 语境的解释功能 语境理论发展概述


合肥电大有哪些专业 正规院校自考、远程、成考、电大、函数学历 签署协议 国家承认合肥高起专专升本热招


电大本科金融学小抄(高考失败心灰意冷? 落榜生继续深造九大途径)


电大春季报名时间 宁夏电大报名官网,电大报名时间 别慌 直属学习中心报名时间一览表


蒙城电大有什么专业 电大有哪些热门专业 什么专业可以学?


苏州电大驾照报名费多少钱 别人的四六级报名费才10块?你多交了多少钱?


电大学士学位英语成绩查询 2021成人学位英语考试时间与成绩查询时间


山东电大章丘学院 山东大学主校区为何迁至章丘?看完你就懂了!


广州市电大成绩查询 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开展“2020年广州市乡村教师学历提升计划”的通知


电大工商管理论文答辩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工商管理专业(论文)要求.doc 21页


老年电大理事会 老年协会制度.doc 5页

电大学士学位英语成绩查询 2021成人学位英语考试时间与成绩查询时间

电大个人理财答案 2019-2020年电大考试个人理财试题及答案

电大工商管理毕业论文选题 管理类毕业论文选题

临夏电大专升本报名 甘肃临夏普通高校专升本第二次考试报名时间:7月3日至9日

电大毕业生登记表自我鉴定范文6 65533 电大毕业生登记表自我鉴定范文3篇.doc

电大危急重症护理学 阿坝广播电视大学护理专业招生

电大学士学位英语成绩查询 湖北成教成人学位英语成绩查询入口

电大个人理财答案 电大个人理财考试答案02.doc

湖南电大教育学(大学学科14大门类介绍之~04教育学)

电大本科国家承认吗 成人教育学历有什么用 国家承认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