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2021-09-14 本站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这是一份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单元概览,四个基本特征,概念解析,考点总结,两个王朝,两个帝国,分权制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条主线: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二种政体: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三点基本原因(形成不同政体):
①传统不同 ②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不同③各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不同
①代议制民主②实行分权原则③以立法的形式确定国家政体 ④实行政党政治
代议制、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英国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德国
总统制民主共和制:美国
议会制民主共和制:法国
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立法权)。
以世袭君主为国家元首,君主权力按宪法规定受到一定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
指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
第7讲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
责任制内阁的形成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影响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背景
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出现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1640—1688)。
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启蒙思想的影响(霍布斯、洛克)。
议会有限制王权的传统(1215年《大宪章》)。
(1)是资产阶级向封建贵族的一次妥协,但这种妥协是有必要的、有分寸的。
(2)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3)开启了和平变革的传统,避免了社会动荡,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4)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政治前提。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材料一: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材料二: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材料三: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思考:《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利?
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
材料一:国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二:国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
材料三:为伸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国会应时常集会。
思考:《权利法案》保证了议会的哪些权利?
①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
②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③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
④标志英国开始由“人治”转向“法治”。
思考:此后,英国国王是不是就毫无权力?
材料:威廉三世……有权遴选政府大臣,并亲自主掌国务大事。大臣们只对国王负责,而且以个人身份接受国王领导,大臣之间不存在横向联系,也不需要协商一致。
——《权利法案》没有解决行政权问题
(2)责任内阁制的演变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721年)
①“光荣革命”前,枢密院是国王的最高咨询机构;“光荣革命”后,内阁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构。
②1721年,沃波尔开创组建内阁的先例,国王正真“统而不治”(行政权由国王转移至内阁)。
③18世纪中叶,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
④19世纪70年代后,内阁权力不断膨胀,凌驾于议会之上。
由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向议会负责的一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由国王任命在下议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
“最年轻的英国首相” 1782年秋,诺思—福克斯内阁因议会通过不信任案,被迫集体辞职。24岁的小皮特上台组阁,再遭议会不信任。但他寻求国王的支持,解散了议会下院,重新选举,最终取胜,反对派议员被驱逐出议会下院。
在这个故事中,当议会与内阁出现矛盾时二元制君主立宪制,有几种解决方案?
方案一: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
方案二:首相也可不辞职,提请国王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首相、内阁、议会的关系
对议会负责,有权解散议会
议会可以通过不信任案解散内阁
首相提出名单,组成责任制内阁
内阁在政治上与首相共进退
(4)内阁基本原则及特点
①基本原则:内阁集体对议会负责,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便要集体辞职。
②特点:A.内阁集体对议会负责,是国家行政权力的核心。B.国王必须任命议会中多数党领袖为首相组阁,首相掌握实权。C.内阁与议会相互牵制。D.内阁制与政党政治相辅相成。
明朝废除丞相,皇帝君临天下,直接处理国家大事,设殿阁大学士辅政,后逐渐演变为内阁,内阁的最高长官称“首辅”。 1721年,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英国的内阁制形成。
思考:同样是“内阁”,两者有何根本区别?
由国王任命在议会下院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组阁
为皇帝提供顾问,不能制约皇权,反而加强了君主专制
内阁拥有行政权,制约了王权
——1832年议会改革
工业革命的深入,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获得更多政治权力。
①降低选民和候选人财产资格限制。
②取消一些“衰败选区”的议会代表名额,增加新兴工业城镇代表名额。
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
为工业资产阶级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1832年议会改革,使民主权利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手中,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逐步完善。
探究: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影响
拥有立法权 行政监督权 军权等
1、国王统而不治(国家元首、最高权力象征)2、议会权力至上(实行代议制,掌握立法权,是权力中心)3、内阁制为核心(掌握行政大权) 4、三制合一(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的混合体)
1、结束了英国的君主专制统治,是历史的进步。2、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3、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4、为许多国家提供了一种资产阶级政治体制发展模式。
综合视点:英国代议制演变过程的特点及趋势
(1)从确立方式看:以革命方式推翻封建专制统治,以法律形式确立君主立宪制。如1688年“光荣革命”、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2)从代议制的内容看:其特点是国王逐渐“统而不治”,责任内阁制逐渐完善,选举权主体范围逐渐扩大,内阁日益权重。
(3)从发展过程看: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而逐渐完善,其特点是渐进的温和变革,民众的斗争和政府的妥协相结合,尊重传统和遵循惯例等,体现了连续性、渐进性、创新性的特点。如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832年议会改革等。
(1)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国王权力逐渐被削弱,议会权力不断增强。
(2)政治权力有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并下移到公民。
1. 1743 年英国的《议会法》规定,享受王室俸禄和在命的相当一部分官员不得担任议员。这一改革举动表明( ) A.工业资产阶级获得参政权 B.英国责任内阁制尚未形成 C.国王对议会的影响受到挑战 D.议员不再由国王任命产生
2. 1702 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 ) 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 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3. 下图是英国农民、工人和资产阶级人口比重变化示意图(a代表农民,b代表工人,c代表资产阶级),这反映了( ) A.议会改革的必要性 B.农村经济的衰败 C.商业资产阶级迅速崛起 D.无产阶级革命条件成熟
4. 18 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 )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5. 1861 年,伦敦一家报纸经过统计后指出:就数量和重要性而言,下院十分之九的议案是经由政府之手通过的。这表明 ( ) A.内阁和议会权力平等 B.英国内阁的权力比较大 C.英王的立法权开始被剥夺 D.英国内阁拥有立法权
6. 中国明朝设置内阁,近代英国实行内阁制度。有关两者比较结论的陈述,不正确的是 ( ) A.两者都是制度化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 B.两者都造成了国家元首行政权力的消长变化 C.两者体现的政治形态在本质上存在根本区别 D.明朝内阁反映专制统治的加强,英国内阁反映民主政治的发展
7. 1884年英国通过的《人民代表法》,该法案规定:把1867年曾授予自治市的公民权扩大到郡的工人(房客及其家庭),尤其是农业工人那里。1886年又通过了另一项法律《重新分配议席的法令》,规定:空额议席重新分配,空出来的席位分配给英格兰、威尔士和部分新兴城市。英国上述改革措施( ) A.取消了对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 B.消除了英国议会制度中的积弊 C.使城乡获得了均等的民主权利 D.促使工业资产阶级进一步崛起
8. 2017年6月,因一系列社会问题,英国部分政要和民众要求首相特蕾莎梅下台。特蕾莎梅最终是否下台,关键取决于( ) A.特蕾莎梅所在执政党保守党的民意支持率 B.议会对特蕾莎梅政府的信任程度 C.英国女王的态度 D.在野党工党的态度
第8讲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
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一、美国共和制确立的背景
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1775—1783)。
概念解读:邦联——为进行相互贸易或其他的共同目的而组成的一种松散的国家联合,各成员拥有独立的内政外交权力,没有全国统一的宪法、军队与财政,政府集中行使的权力极为有限。
影响:(1)中央政府权力很小,各州权力很大。(2)美国的经济发展受到影响。(3)造成美国的社会秩序混乱(社会矛盾尖锐)。
二、1787年宪法——伟大的妥协
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各州可以制定地方法律,但不能违背宪法。
意义: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既维护统一,又调动地方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妥协一:联邦和各州权力的妥协
(2)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副总统、内阁、总统办公厅
联邦最高法院联邦巡回法院联邦地区法院
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举产生,每州两名任期6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众议员由各州按照人口比例选出,任期两年。
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每届任期四年。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
最高法院大法官共有九名,由总统提名,参议院批准,除非犯罪,终身任职。
①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
1.征税、调整贸易、征兵及在紧急时期调动民兵,只有国会拥有宣战权。2.立法权。包括被总统否决的法律,国会复议以三分之二再次通过,即为有效。3.总统任命的官员、与外国缔结条约,须得到国会批准。 4.众议院可对违法的总统提出弹劾并交由参议院审理。5.在职的美国联邦政府官员不得成为国会议员。
②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行政权,对宪法和选民负责。
①行政权归总统,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所以总统不对国会负责。②他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的总司令。③有权提名并任命政府官员、与外国缔结条约,但要经国会同意;紧急情况下可以越过国会不宣而战。战时可行使独裁大权。④总统可以对国会通过的法律实行否决权。因此,美国总统的权力使联邦的行政权保持强有力的地位,故称总统共和制。
③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
①大法官由总统任命,但需经参议院同意。他们除非犯罪,终身任职。②它对于在美国宪法、联邦法律及条约范围内的一切案件都可以行使最高审判权。③后来,联邦法院逐渐拥有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的权力。
法院可宣布法律不合宪法,可以解释一切法律和条约
总统任命的法官须经国会确认
联邦法院可宣布总统法令违宪,审查行政行为,行使最高审判权
美国三权分立体制的运作
妥协二:美国联邦政府内部权力
探究一:美国1787年宪法的原则及评价
史料一:众议院应由各州人民每两年选举一次之议员组成……众议员人数应按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数目比例分配。参议院由每州的州议会选举两名参议员组成之,参议员的任期为六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
史料二:总统有权缔结条约,但需争取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并须出席的参议员中三分之二的人赞成。
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所体现的原则
民主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
史料三:众议院……有弹劾违法失职的总统、副总统和高级文官的全权。……参议院有审讯一切弹劾案的全权。……凡必须参议院和众议院同意的命令、决议……应经总统批准……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并得到该院出席议员三分之二赞成时,总统有权缔结条约;总统提出大使、公使、领事、最高法院法官及合众国政府其他官员,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时,任命之……
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美国的“三权”在实践中是如何被限制的?有何影响?
立法权:国会由众议院和参议院组成;国会立法须经总统批准,总统对立法有否决权;最高法院可以以“违宪”的名义,废止已通过的法律。
行政权:总统缔结条约须经参议院同意;总统任命官员须经参议院同意;国会对总统有弹劾权;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
司法权: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任命,经参议院批准。
1、可避免滥用职权,避免独裁或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2、有时会出现三权相互否决的情况,导致效率低下,影响统治集团意志的有效贯彻。
①联邦制原则: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实行分权原则。联邦的权力是各州赋予的,但联邦地位高于各州地位。
②分权与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
③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实行任期制,并对选民负责。
①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②为美国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制度基础。
③突出分权与制衡原则,体现民主精神
④巩固了国家的独立,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⑤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民主政治示范
允许奴隶制度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权利等。
三、两党制的形成与发展
1828年民主党成立,1854年共和党成立。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与共和党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团,但本质上都是资产阶级政党。
两党不仅控制了国会,也左右着总统选举和地方选举。
综合视点一: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总统经国会同意组织政府
本质上都是资本主义政体,其核心特征是代议制民主,都是两国国情的产物,都促进了两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英、美不同政体的原因:
①英国有浓厚的封建传统,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向封建势力妥协。
②美国没有经历封建社会,民众深受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普遍厌恶欧洲的专制制度。
综合视点二:英国《权利法案》与美国1787年宪法的异同
重点在于限制王权,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内容更为全面,划分了联邦政府与各州的权力,以三权分立原则为指导对国家权力进行分配。
①都是政治势力间相互妥协的产物。
②都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
③都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具有民主性和进步性。
④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
综合视点三:美国创建民主共和制的原因
(1)没有经历过完整的封建时代。
(2)具有追求独立、自由的传统;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3)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4)启蒙思想的影响和《独立宣言》的感召。
(5)杰出人物和政治精英的个人素质和历史作用。
1. 根据美国 1787 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一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 ( ) A.主权在民原则 B.天赋人权原则 C.各州自治原则 D.各州平等原则
2. 在美国 1787 年宪法的讨论中,有人主张联邦政府享有最高权威,甚至试图在宪法中加入国会有权否决各州立法的条款。有人则要求保护各州的自主权,将联邦体制对政府的不同层次、不同部门权力进行特别划分视为防止过多国家集权的保障。它反映 ( ) A.大州与小州的利益之争 B.南方与北方的权力之争 C.立法与行政的职权之争 D.联邦与各州的权限之争
3. 1800 年,美国总统、联邦党人亚当斯要求政见不同的内阁成员皮克林辞职,遭到皮克林拒绝,于是亚当斯将其免职。皮克林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总统免职的内阁成员。亚当斯此举 ( ) A.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B.体现了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 C.行使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 D.反映了联邦党与其他党派的斗争
4. 1874 年美国选举之后,民主党控制了众议院,立即开始搜集关于执政的共和党腐败的资料,总统格兰特的许多内阁成员因此被迫辞职。由此可知,当时美国 ( ) A.总统享有的权力受到限制 B.两党秉持不同阶级立场 C.议会开始成为权力的中心 D.两党制体现了制衡原则
5. 有学者说 : 事实上美国采取的是 “ 一党制 ” 即 “ 民共党 ” 但却伪装为两党制 ( 即民主党和共和党 ), 不管你投哪家的票 , 你总归投 “ 民共党 ” 的票。这段话说明美国 ( ) A.共和党与民主党已没有区别 B.两党都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C.选举制度是为一个党服务的 D.政治局势需要成立新的政党
6. 备受世人推崇的美国 1787 年宪法解决了美国邦联制存在的弊病 , 但在宪法正文中根本没有出现 “slave” 这个词 , 更没有涉及解决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以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美国宪法违背了民主精神 B.当时黑人对民权要求不强烈 C.美国宪法并未实践人民主权 D.体现原则与妥协的宪政精神
第9讲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内容
2.德意志帝国宪法内容
3.德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4.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一、法兰西共和政体的确立
17、18世纪法国是欧洲大陆上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矛盾尖锐。
资本主义发展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受到美国独立并确立民主共和制的鼓舞。
——共和派与君主派的妥协
法国帝制与共和制斗争的实质
帝制与共和制的斗争反映了传统力量与民主力量的斗争,但不能认为是封建力量与资本主义力量的斗争。 无论是共和制还是帝制都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其斗争也是资产阶级内部就何种政体的斗争。
1.曲折性:经历君主专制的复辟、君主立宪制、帝制,最终确立共和政体。
2.铲除专制主义,实现政治民主化,以法治取代人治,以民主取代专制是法国共和政体的基本特征。
(1)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致使法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2)法国是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君主思想作为封建残余长期存在。(3)共和国时期政局动荡、缺乏威信,引起人民不满。 (4)外因:周边国家都是君主制,法国率先废除君主制,必然遭到反对,甚至外来武装干涉。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立法权属于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参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 任期9年,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
众议员由成年男子直接选出,任期4年
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7年;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有权任命高级官员、缔结条约、实行特赦;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请思考,假如法国要向清政府宣战,先要经过哪些程序?
中法战(1883—1885年)
(1)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最终确立.
(2)为法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德国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2)在俾斯麦的领导下,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的统一。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
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和决定对外政策。
主持内阁工作, 由皇帝任命, 任期由皇帝决定,只对皇帝负责。
立法机构, 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
帝国议会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批准
(1)帝国皇帝世袭,权力巨大,可以任命帝国宰相,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
(2)帝国宰相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3)两院制议会中,联邦议会权力巨大,负责法律审批;帝国议会有立法权,但必须经过联邦议会和皇帝批准方能生效。
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 。”第18条:“皇帝任命帝国官吏,有创制法律之权 。”
(4)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封建残余重。
(1)德国是容克地主阶级通过王朝战争方式实现的国家统一,统一后保留了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和封建专制残余。
(2)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依赖性强,工人阶级力量不够强大,因此德国的民主制度徒有其表。
德国代议制存在缺陷的原因:
史料一:马克思认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根据史料一,为什么说“德意志是“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 ?
皇帝的权力大,议会的权力小。
史料二:威廉二世的郁闷事 德意志皇帝威廉一世在波茨坦有一座行宫,视线被一座磨坊挡住了,就派警卫人员把磨坊拆了,后来磨坊主一纸诉讼把皇帝告上了法庭,法院判决结果是威廉一世败诉。判决皇帝必须“恢复原状”,把那磨房盖起来。威廉贵为一国之君,拿到判决书也只好遵照执行。
史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皇帝的权力受到法律的约束。
虽然德意志政体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但它事实上承认了法律至上的法治原则,实现了德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政治转型。
史料三:到处都是“德国制造” 1896年,英国人惊奇地发现:“身上的衣服是德国缝制的,少女们周末穿的漂亮披风与上衣来自德国。更让人吃惊的是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都产自德国,如孩子们的玩具、童话书,厨房用品、排水管、收音机、纸张、铅笔,就连周末歌剧院里上演的歌剧也是德国人创作的,演员无一例外是德国人。
史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了德国统一、立宪促进了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政治:事实上承认了法律至上的法治原则,实现了德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政治转型。
经济: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德国成为世界强国之一。
形式是代议制,实质是专制主义、军国主义,为世界大战爆发埋下了祸根。
三、正确认识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
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帝国议会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批准,是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
皇帝 :世袭,权力巨大而基本上不受议会制约
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 对议会负责,权力很大, 受议会制约
参议院权力大于众议院,议会立法权不受行政制约,是较彻底较完善的代议制
(1)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政治上: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政治权力。
(3)思想上: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
(1)议会权力:议会由选举产生,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
(2)运行原则:实行权力制衡原则,民主化、法制化和制度化。
(3)政党政治:实行政党政治。政党在执政期间推行本党意志和政策。

猜你喜欢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国家权力 中心 君主立宪制是什么意思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结构图 1-3-04考点精讲-德国君主立宪制.


泰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泰国实行君主专制,为何没有被美国推翻?)


泰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泰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宪制和君主制是一样的吗?有着什么区别


德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维新变法运动的余音——清末新政)


现代剧中有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的韩剧有哪些 用现代意识包装年度剧王《延禧攻略》,于正像魏璎珞一样赢了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国家权力 中心 高考一轮复习指导:第4讲 英国君主立宪制与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权力格局 政府组织形式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德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国家(德国和奥地利怎么就合并不了)


为什么出现城乡二元制(厉以宁炮轰城乡二元体制)


德国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泰国和日本:亚洲君主立宪“活标本”)


德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为什么英国人就能持续实行君主立宪制?又为什么英国人最具有契约精神?


酒店二元制 年亏500万的酒店,如何三个月扭转困境?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结构图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


德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国家 总统才是国家元首,为何德国总理的权力比总统大?


二元制经济结构 二元经济结构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结构图 2017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二元制经济结构 辽宁省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时空变化分析

德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国家 为什么说德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关于德国君主立宪制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的优劣势是什么?一个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能称霸世界吗?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国家权力 中心 二元君主制到底是指的什么?

德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2017年7月21日 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结构图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国家权力 中心 德意志帝国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是什么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结构图 德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与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比较表

德国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宪制简介 君主立宪制有哪些特点?

德国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近代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的政体分别是什么?其确立标志分别是什么?各自有什么特点?

德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国家 总统才是国家元首,为何德国总理的权力比总统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