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国家权力 中心 考纲要点 | 二轮复习: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2021-10-06 本站作者 【 字体:大 中 小 】
考点2 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知识主线
时期
核心考点
史料实证
17世纪晚期至18世纪中期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
(1)光荣革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政治前提。
(2)《权利法案》: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国王逐渐“统而不治”,君主立宪制确立。
(3)责任内阁制确立: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内阁逐渐成为英国现代政治权力的中心。
(4)1832年议会改革:议会主导权由大资产阶级、新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手中。
1.美国学者洛威尔谈到,英国1688年的政变使詹姆士二世失去了王位,议会逐渐把王权纳入自己囊中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国家权力 中心,可是并没有因此严重削弱国王在法律上的权力,所以国王在法律上仍旧具有他的前辈们所具有的权力。
以上材料反映了英国政治变革的什么特点?
答案英国政治变革具有渐进特征。
2.美国1787年宪法第十款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颁发捕获敌船许可状、铸造货币;发行纸币……”1792年第十条修正案规定:“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利,由各州或其人民保留之。”
以上材料反映了美国政治体制的什么特点?
答案联邦政府和各州实行分权。
3.这一部宪法是在冷漠中通过的:议员们既无热情,又无掌声。在温和的君主立宪派眼里,这是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国;而在温和的共和派眼里,这是一个与其设想的宪政计划相去甚远的“妥协的共和国”。
这部宪法是哪一部宪法?
答案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4.《世界史纲》中说:“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欧美各国的国会或议会都曾取得过“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很大的权力。不论是共和制还是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精髓都是使权力分散,以达到权力间互相制约的目的。”
近代世界史上与材料中的观点不一致的一部宪法是什么?
答案《德意志帝国宪法》
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与发展
(1)1787年宪法:实行联邦制: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实行三权分立制:立法、司法和行政权分属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分权制衡;实行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由选举产生。
(2)实行两党制:民主党、共和党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19世纪后期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1)法国共和制确立过程
①大革命后,君主制与共和制斗争反反复复,1870年,第三共和国建立。
②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①行政权归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由议会选出;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立法权归议会。
②宪法的颁布确立了法国共和政体。
1871年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德国统一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德国的统一。推动了德意志资本主义发展,改变了欧洲传统的政治格局。
(2)《德意志帝国宪法》
①皇帝掌握国家一切大权,宰相对皇帝负责,议会是立法机构,但不享有完整的立法权。
②德意志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但宪法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归纳总结:
(1)在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展的17~18世纪,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以后,逐步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君主立宪制,形成了责任内阁制。美国独立后,颁布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总统共和制、三权分立制政体。
(2)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70年代,法国1875年宪法确立了议会制共和政体,德国1871年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3)四个国家因国情不同,形成了两种政体形式:君主立宪制与民主共和制。但英德两国的君主立宪制又不尽相同,美法两国的共和制也各具特色,体现了世界各国政治文明的多元性、多样性,另一方面也形成了相同的代议制基本特征,即选举、议会立法、权力制约与平衡等。
基础知识
1.英国君主立宪制
(1)前提与标志:1688 年的“光荣革命”与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2)主要发展阶段与内容
①英国的有限君主制度起源于13世纪的《大宪章》和议会制度。
②17世纪末《权利法案》颁布使议会主权,君主立宪制原则初步确立。
③18世纪责任内阁制度的形成使国王的行政权力转移到内阁。
④随着19世纪两党制的发展和1832年议会改革进一步扩大工业资产阶级的选举权,到19世纪中期,君主立宪制形成(议会至上, 国王“统而不治”)。
⑤二战前夕,英国已实现全民普选,由债族民主发展为现代公民民主。
(3)特点:从制度核心看,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核心特征是议会权力至上, 国王“统而不治”;从发展过程看,英国君主立宪制具有和平渐进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的特点;从权力制约与平衡看,英国君主立宪制在议会与国王,议会与内阁,选民与内阁(政府),反对党与执政党之间建立有效分权与制衡体制。
2.美国共和制
(1)背景:独立之初邦联制使美国无法应对内忧外患(即独立与统一需要)。
(2)确立标志:美国1787年宪法的颁布(实行联邦制与民主共和政体)。
(3)内容:
①联邦制: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让各州保留了一定的自治权,但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
②民主共和制:立法权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议员由普选产生;行政权归总统,规定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司法权归最高法院。
③分权制衡: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部分,分别由国会(分参众两院)、总统和最高法院行使,又互相制约。
(4)完善:南北战争、两党制确立。,
(5)评价:
进步性:①有效防止专制独裁的出现,保持政局的稳定,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为世界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局限性:严重的种族与性别歧视。
3.法国共和制
(1)前提:1789年法国大革命,最终推翻了君主制,但是共和制与保守派长期反复斗争。
(2)标志:1875 年, 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
(3)内容:立法权属于议会,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行政权由总统掌握,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举产生,可连选连任。
(4)影响: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4.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
(1)前提:1871年初,德意志统一,成立了德意志帝国。
(2)标志:1871年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德国君主立宪政体。
(3)内容:皇帝掌握国家大权,内阁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议会是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实行联邦制。
(4)特点:立宪为虚,君主专制是实,具有军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特色。
(5)影响: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德国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给德国和世界带来深重的灾难。
要点释疑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结构特点
(1)英国君主立宪制是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以代议制民主政治为基础的。
(2)国王角度: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平常仅扮演仪式性的角色,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3)议会角度: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国家权力中心。
(4)内阁角度:内阁是最高行政机关,承担行政职责,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
2.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三个权力转移
三个权力转移:①立法权力由国王转移到议会;
②行政权力由国王转移到内阁;
③政治权力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
3.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
(1)分权制衡原则:美国政府由立法、行政、司法三个独立平等的部门组成,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2)民主(主权在民)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管理国家,以代议制为基础;总统和国会议员都由民选产生,实行任期制;1791年美国国会通过了10条修正案,其中规定了人民的基本权利。
(3)联邦制原则:美国国家结构是联邦制,实行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的原则。联邦政府的权力是各州赋予的,但联邦政府的权力高于各州的权力。同时各州也有处理本州内部事务的权力。
(4)共和制原则:宪法废除贵族头衔和世袭职务,规定所有的公职向人民开放,总统和国会议员都是通过民选产生的;国家和政府应该为公共利益服务,不为个人谋利益。
4.法国共和制的特点
(1)法国共和政体历经曲折和反复最终确立,是一种不太完善的代议制。
(2)铲除专制主义、实现政治民主化,以法治取代人治,以民主取代专制是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基本特征。
5.德意志帝国的政治特点
(1)德国的议会权力很小,帝国议会甚至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体现了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2)德意志帝国是披着议会外衣的半专制国家,在这个国家里,普鲁士贵族居于统治地位,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处于从属地位。
6.英、美两国的制度创新
(1)英国:通过立法,实现了国家权力重心的转移,议会的权力大幅提高,形成了对王权的有效约束;在议会内部形成初步的权力分割和制衡机制,这包括两院制的沿袭、政党的分立;对个人自由的保护和尊重,包括对言论出版自由的肯定和对人身自由的保护。
(2)美国:美国政治权力分配的特点是权力制衡。权力制衡一方面表现为中央机构之间的三权分立,另一方面表现为联邦制下中央与地方之间权力的分权制衡。在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的某些方面,联邦政府的权力有扩大趋势。
7.全面理解西方民主政治中的分权制衡原则
(1)内涵:分权制衡是近现代西方国家普遍运用在政治体制和其他国家管理活动中的重要法理;制衡学说源于分权思想,本质是权力约束权力。其中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是方分权制衡的基本原则。
(2)形成:分权思想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深受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影响,最终形成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3)与权力监督的区别:权力监督是封建专制社会的产物,权力监督是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权力约束;在民主政治中,权力约束最重要的形式是权力制衡,权力监督只是一种从属的权力约束。
(4)作用:不仅有利于保证政府各部门的正常运作,而且有利于立法、行政、司法之间的权力相互监督与制约,对于抑制腐败、促进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发挥了 重要作用,避免了少数人的专制独裁,保证了资产阶级的民主精神。
8.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统一性、多样性
(1)统一性
①一个核心:间接代议民主,实现途径是逐步完善普选
②两种政体:君主立宪制(英、德)、民主共和制(美、法),两种政体均以防止专制统治为目的。
③三种原则:民主化、法制化、制度化。
④四个特点:公民选举;议会立法;权力制衡;政党政治。
(2)多样性
①法、美共和制差别:法国是议会制共和制,议会是权力中心;美国是总统制共和制,权力中心在总统。
②英、德君主立宪制差异: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议会是权力中心;德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皇帝与宰相是权力中心。
9.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共同特点及历史作用
(1)共同特点
①议会是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的机构。议会由议员组成,议员由普选产生。
②实行权力制衡的原则,权力之间相互制约平衡,防止专制独裁和官僚腐败,提高了行政效率,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③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即必须由在议会选举或大选中获胜的政党领袖出任总统或总理、首相,并以本党人员为主组成内阁或政府。
(2)历史作用
①代议制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国家权力 中心,避免了少数人的专制独裁,保证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具有民主精神,对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②有利于调整资产阶级内部关系,缓和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从而有效地防止了专制统治的复辟,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声明:本文由高考历史(ID:gkls100)汇总整理。

猜你喜欢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国家权力 中心 世界各国元首称谓以及掌握实权的职位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国家 二元君主制到底是指的什么?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国家权力 中心(拿破仑通过战争将资产阶级思想带到各国,并建立了新型权力机构)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国家权力 中心 1.2 现代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课件(18张ppt)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结构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权利法案.ppt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比利时人口 比利时是哪个国家的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国家权力 中心 (2019·陕西汉中高二期末)钱乘旦、许洁明的《英国通史》记载到光荣革命为


德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之 德国君主立宪制度 导学案 无答案


泰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光绪皇帝是真心要实行君主立宪制吗?


德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国家(德国和奥地利怎么就合并不了)


为什么出现城乡二元制(厉以宁炮轰城乡二元体制)


德国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泰国和日本:亚洲君主立宪“活标本”)


德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为什么英国人就能持续实行君主立宪制?又为什么英国人最具有契约精神?


酒店二元制 年亏500万的酒店,如何三个月扭转困境?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结构图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


德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国家 总统才是国家元首,为何德国总理的权力比总统大?


二元制经济结构 二元经济结构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结构图 2017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二元制经济结构 辽宁省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时空变化分析

德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国家 为什么说德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关于德国君主立宪制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的优劣势是什么?一个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能称霸世界吗?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国家权力 中心 二元君主制到底是指的什么?

德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2017年7月21日 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结构图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国家权力 中心 德意志帝国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是什么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结构图 德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与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比较表

德国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近代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的政体分别是什么?其确立标志分别是什么?各自有什么特点?

德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国家 总统才是国家元首,为何德国总理的权力比总统大?

德国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宪制简介 君主立宪制有哪些特点?
